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公益慈善行业发展战略支持计划
(滋禾计划)2022年度项目报告
项目背景
公益慈善行业发展战略支持计划(以下简称“滋禾计划”)是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开展行业战略资助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广州公益慈善书院及其平台为资助对象,重点支持三个方面的活动:
1) 公益慈善领域拔尖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广州公益慈善书院的核心教育项目—公益慈善领军人才研修计划(简称MPS项目),设置丹姿公益奖学金;
2) 公益慈善领域研究,组织高校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指导“丹姿乡种计划——云南乡村振兴创新探索项目”的深化实施,开展相关学术研究;
3) 交流平台建设,通过研习、游学、活动、系列讲座等途径,促进行业学习平台建设,搭建学员终身学习网络,同时支持“丹姿公益学者工作室”及“白房子·人类学咖啡馆”日常运营。
2022年以上三个方面均实现了项目预期目标,报告将从人才培养、研究、平台三个角度进行总结汇报。
一、 公益人才培养
广州公益慈善书院举办的公益慈善人才班传承于2013年9月在中山大学开设的全国首个公益慈善人才学历教育研修班—民族学专业硕士(公益慈善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此后,广州公益慈善书院持续举办MPS研修班,该项目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益慈善教育项目。
MPS项目由广州公益慈善书院与中国基金会论坛联合主办,并得到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的指导。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于2021年成为项目战略支持方,并在同年设立“丹姿公益奖学金”,用于支持卓越的女性公益慈善从业人员,保障其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去学习提升机会,促进女性公益人才学习机会平等以及建设女性友好发展环境。MPS项目2022年度同时也得到7位企业家支持,以及深圳市文和至雅公益基金会、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的战略支持。
(一) MPS项目目标
不同于聚焦公益领域内部职业人士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培训,MPS公益慈善领军人才研修计划希望招募志向远大的年轻人,通过书院式全人教育方式来使得他们在十年后成为领导中国社会转型的行者益士。M代表Mastering,代表公益匠人精神,也寓意着Management,管理和领导力;P代表Philosophy,表明立足人文慈善视角;S代表Social Science,意味着公益慈善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在这样的意义诠释中,MPS在课程框架、培养手法以及学员支持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项目每届遴选20至30名深具潜能的有志青年,通过传道授业、在地研习、自修自得以及行动研究四大模块的互相配合,培育具有仁者爱人之性情,公益天下之胸怀,低调务实之精神,服务群伦之才干,历史担当之勇气的学人,进而推动公益事业转型和社会进步。
(二) 项目执行情况
2022年度,MPS公益慈善领军人才研修班主要围绕教学教研和学员招募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分别是2021级学员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的教学和结业,2022级学员招募、开学以及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其中9月至12月,是MPS研修班首次同时运行两个班。
1. 2021级MPS班教学与结业
2021级学员完成第二、三学期课程研修以及行动研究结题汇报。开展8门核心课程为:公益慈善伦理、社区公益与社区发展、科学公益、公益金融、公益劝募、非营利组织领导、法治慈善、公益项目方法论。经过行动研究结题汇报后,共有25位学员结业。根据学业表现,圆满完成学业内容并在学制内产出行动研究作品的学员被授予荣誉结业证书,积极参与学习的学员被授予结业证书。
获荣誉结业证书学员共4人:黄源、莫凡、唐薇、王海波;
获结业证书学员共21人:陈晓澜、郭润苗、黄珊、吉曙光、梁海荣、聂铂、钱琦、沈丹雪、万飞、王飞、王军、王旭、肖林、辛连良、余超群、俞娇凤、庾伟成、张晓英、郑冰、郑雪敏。
2. 2022级MPS班开学与教学
历经8个月的招募、考察、面试工作,2022级MPS研修班录取正式学员26人。为了营造学术氛围,提升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研修班吸纳一位以公益劝募为研究领域的博士作为荣誉学员进入班级学习。此外,为了促进跨行业交流,定向邀请了两位慈善行业平台机构人士及一位商业机构人士作为荣誉学员。加上一位继续修读的2021级插班学员,2022级MPS班总人数为31人。
2022级学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机构
|
职务
|
1
|
陈晓莉
|
襄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
|
会长
|
2
|
陈彦澄
|
广东省百蹊教育基金会
|
项目副总干事
|
3
|
陈一馨
|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
项目专员
|
4
|
樊玉婷
|
三诺糖尿病公益基金会
|
项目总监
|
5
|
冯敏珊
|
广州携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副总裁
|
6
|
韩雪
|
个人
|
——
|
7
|
何昕
|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
|
环境项目总监
|
8
|
和菊花
|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心社区发展服务中心
|
主任
|
9
|
胡爱琼
|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
蝴蝶助学专项基金项目主管
|
10
|
黄义
|
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
|
副秘书长
|
11
|
李羿
|
云南滇池保护基金会
|
秘书长
|
12
|
梁惠婷
|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
高级项目专员
|
13
|
凌文静
|
天河区高塘石小学
|
校长
|
14
|
刘华
|
陕西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
|
秘书长
|
15
|
刘巧丽
|
深圳市益群社会服务创新与发展中心
|
总干事
|
16
|
谈徐芳
|
肇庆市粤美好贸易公司
|
行政负责人
|
17
|
王芳
|
云南文山州社会工作促进会
|
会长
|
18
|
王瑞红
|
宝鸡星之家助残服务中心
|
理事长
|
19
|
温婷
|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
儿童关怀部主任
|
20
|
熊亚洲
|
广州市黄埔区比邻公益服务中心
|
总干事
|
21
|
叶玉怡
|
东莞市众磊公益基金会
|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
22
|
尤彦兵
|
定西市成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理事长
|
23
|
詹瑶
|
贵州省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
|
秘书长
|
24
|
张婧
|
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
|
基金发展事业中心总监
|
25
|
张楠
|
中山庆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经理
|
26
|
周宇虹
|
凯里市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总干事
|
27
|
邹英萍
|
广州市卓越里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资深副总裁助理
|
荣誉学员
|
28
|
邓红兵
|
番禺区慈善会
|
党支部书记、
副会长兼秘书长
|
29
|
孔德洁
|
广东省科学院
|
研究员
|
30
|
唐国平
|
广州市社会组织学院
|
院长
|
31
|
源晓燕
|
利河伯资本
|
总经理
|
2022级学员构成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1)学员来源地域广,来自全国6个省市自治区,涉及西北、西南、东部、中部和南部的省份,以广东为主;2)2022级公益机构学员同比下降19%,企业学员从3%升至17%,政府从4%上升至10%,学员多元性进一步提升。
2022级在第一学期共开展四门核心课程,分别为公益慈善概论、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公益研究方法。
3. 2022年度丹姿公益奖学金
MPS项目设立了奖助学金体系,以减免学费形式一次性发放,支持优秀学员参与学习,其中包括丹姿公益奖学金。该奖学金基于丹姿集团品牌以及丹姿慈善基金会设立奖学金的初衷,旨在专项支持具有人文素养、社会情怀、极强行动力的公益行业从业者,优先支持女性。
2022年9月,经项目组综合评定,来自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专项基金项目主管胡爱琼、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儿童关怀部主任温婷、贵州省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詹瑶、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基金发展事业中心总监张婧,共四名优秀女性学员荣获丹姿公益奖学金。
4. MPS班教学实施情况
传道授业:通过课程(核心课程、终身学习课程)实现,核心课程涉及公益匠人(Mastering)、人文慈善(Philosophy)、以及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三个模块,2022年度项目组开展2021级MPS班第二、三学期教学及2022级MPS班第一学期教学,具体课程内容如下:
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
课程主题
|
师资
|
2021级MPS班
|
公益慈善伦理
|
公益慈善探元
|
王意迦
|
伦理剧场
|
在场性:人类社会变革中的剧场
|
人道慈善的伦理浅探
|
朱健刚
|
比较伦理学视阈中的伦理领导力
|
王意迦
|
慈善伦理:现实与思考
|
王法硕
|
课程研讨
|
——
|
社区公益与
社区发展
|
在实务中做研究:参与式社区规划的路径与方法
|
梁肖月
|
社会政策视角下的社区建设
|
马伊里
|
行动研究与社区发展
|
张和清
|
社区发展模式探讨
|
陈海宾
|
拉市海社区参与式流域保护与发展
|
于晓刚
|
科学公益
|
项目设计与实践-逻辑框架
|
田犎
|
项目设计与实践-社区调查
|
利益相关方分析与社区组织动员
|
项目监测与评估
|
项目设计与实践-项目全周期管理
|
慈善的演进:从传统慈善到科学公益
|
王龙玺
|
公益金融
|
导论
|
曾亚琳
|
影响力投资概述与实践分享
|
源晓燕
|
个人理财与金融
|
余跃
|
信托赋能公益实践案例分享
|
吴玉璟
|
普惠金融
|
黄珊
|
课程研讨
|
吴玉璟
|
公益劝募
|
公益筹款概述
|
郑伟
|
导论
|
朱健刚
|
公益筹款战略规划与筹款案例分享
|
梁海光
|
筹款信息化
|
郭润苗
|
筹款策划:审计与目标
|
尚悦
|
捐款人心理
|
劝募路演工作坊
|
——
|
非营利组织领导
|
向德鲁克学社会组织管理
|
徐本亮
|
导论
|
朱健刚
|
组织治理
|
程芬
|
从领导力出发
|
黄源、刘剑峰、
王海波
|
资源动员与多元合作
|
陈太勇
|
组织战略
|
陈玮
|
课程研讨
|
——
|
法治慈善
|
导论
|
朱健刚
|
慈善法
|
吕鑫
|
第三次分配的大时代
|
苗青
|
法治视角下的组织治理
|
吴伟
|
课程研讨
|
——
|
公益项目方法论
|
问题的发现与界定
|
何进
|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心法
|
项目框架与综合练习
|
项目闭环与实战PK
|
2022级MPS班
|
公益慈善概论
|
导论
|
朱健刚
|
中国“公益”的开端:潘达微和他的时代
|
武洹宇
|
经济学角度看慈善
|
李华芳
|
公益慈善伦理
|
王意迦
|
慈善与法
|
李德健
|
慈善与管理
|
蓝煜昕
|
公益与社会
|
朱健刚
|
课程研讨
|
——
|
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
|
导论
|
朱健刚
|
宗教慈善
|
国民慈善
|
武洹宇
|
地方慈善(研讨会)
|
李健明、古南永、胡小军、舒志勇
|
华人华侨慈善
|
黎相宜
|
课程研讨
|
——
|
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
|
导论
|
朱健刚
|
社会企业的三根支柱与“在地性”原则
|
顾远
|
社会企业的类型及示例
|
精益创业
|
社会企业的商业模式与运营
|
从公益到社会企业的实践与对话
|
曲栋
|
商业赋能慈善案例分析
|
魏巍
|
课程研讨
|
——
|
公益研究方法
|
人类学调查研究方法
|
袁同凯
|
社会科学方法论
|
朱健刚、缪芸
|
田野调查
|
缪芸
|
终身学习课程
模块
|
课程名称
|
师资
|
群学堂
|
人类学的洞见第三季
|
裴谕新、程瑜、潘天舒、
张文义、古学斌
|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鉴赏
|
柯倩婷
|
自然学堂
|
户外跑课程
|
邹英萍
|
虎跳峡徒步
|
——
|
应急救护科普
|
郑冰
|
生命学堂
|
正念人文工作坊
|
法曜
|
美育学堂
|
社区艺术与公共空间
|
张晓静
|
珠三角的公共艺术
|
王景
|
自修自得:学员通过自主学习,以合禾堂和图书馆为实体空间,以读书会和多元活动为载体,实现自我觉察与自我提升。2022年书院读书会体系进一步完善,除在授课前组织“读善会”,共读一本与当月课程相关的书籍,每月还定期举办“人文读书会”,并新设“生态读书会”,为学员公益实践增加生态视角。
读善会(2022年共开展8期)
书目
|
嘉宾
|
道德的理由
|
古南永
|
艺术介入空间、艺术唤醒乡土
|
张晓静
|
非营利组织管理
|
顾远
|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
刘文华
|
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
黄亚军、黄志勇
|
慈善筹款原理与实践
|
孔德洁
|
中国慈善简史
|
周秋光
|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
|
景燕春
|
人文读书会(2022年共开展11期)
书目
|
嘉宾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林猛
|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
陈伟
|
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
|
黄裕生
|
被压迫者教育学
|
杨静
|
爱的艺术
|
李连江
|
私人生活的变革
|
裴谕新
|
后时代真相
|
曾国华
|
感情研究指南
|
刘珩
|
斗室星空:家的社会田野
|
夏林清
|
让人民来决定
|
陆德泉
|
动物解放
|
钱永祥
|
生态读书会(2022年共开展3期)
书目
|
嘉宾
|
瓦尔登湖
|
田犎
|
沙乡年鉴
|
张伯驹
|
生活在极限之内
|
何昕
|
在地研习:通过在国内现场研习,参与田野营,从经验中习得能力。2022年在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之下,书院仍然尽力保障学员外出研习。2021级MPS共组织了3次在地研习:5月组织学员前往云南西林瓦村开展社区公益主题学习,10月组织学员前往成都到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等在地优秀社会组织参访研习,11月带领学员到杭州与敦和基金会、微笑明天基金会、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等交流参访。2022级则组织了2次在地研习:10月带领学员在广州开展慈善文化历史导赏并到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参访,12月组织学员前往丽江到西林瓦村参访研习。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通过系统地讲解公益研究方法进而逐步过渡到行动研究的开展,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和行动实践选题,进行深度梳理和反思,以多种形式呈现成果。2021级行动研究结题汇报在2022年12月31日进行,4名优秀学员在“2022行动研究年会”上呈现了其行动研究作品。
序号
|
学员
|
研究课题
|
1
|
黄源
|
我与民间NPO——基于自我修炼的领导力行动研究报告
|
2
|
莫凡
|
不熄树
|
3
|
唐薇
|
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行动研究——以麓湖垃圾可持续管理项目为例
|
4
|
王海波
|
社会应急力量如何协调——从个人2008到2022年参与救灾的经历进行探讨
|
二、 公益慈善研究
2022年,书院的研究平台从非实体数字智库转变为实体平台,正式以“君则智库”的新身份亮相。全年共收获包括“月捐等常态化捐赠机制研究”等7项课题,围绕着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共发表12篇学术论文,出版了《慈善蓝皮书》《青云志》两本著作,向民政部提交了两份研究报告。智库领衔建立的“中国公益慈善数字图书文献馆”已上线测试,下分文物室、图书室和档案室三个板块,该馆的建成将进一步为中国的公益慈善研究提供重要支持。MPS院友的公益行动故事、行动研究成果亦集纳于“学人说”“学人思”栏目,为慈善文化传播留下记录。
2022年8月2日—13日,书院下属合禾学堂发起田野营,由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提供在地支持,组织17名师生在云南开展田野营活动,“丹姿集团云南乡村振兴种子计划”所在地黑瓦落村为重要田野点。
在大理集中学习人文通识课程之后,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珩、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袁同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师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冯琳带队,来自南开大学的学生陈泓亦、赵经纬、李抒函、吴皓月以及南开校友占乐融,共同前往“丹姿集团云南乡村振兴种子计划”项目所在地黑瓦落村开展田野调查。2022年8月6日—12日,师生进行村庄走访、入户调研等活动,结合各自的兴趣方向,对丹姿“乡种计划”在村民自组织培育(妇女协会)、乡村产业振兴(赤松茸及有机红米种植)等方面的探索展开项目调研,并产出相关研究汇报如下:
1. 《外来公益组织的乡村嵌入机制研究》(吴皓月)
2. 《黑瓦落妇女识字班》(李抒函、占乐融)
3. 《一个黑瓦落四川摩梭妇女自我的织成》(赵经纬)
4. 《人类学诗学&摩梭情事》(陈泓亦)
“丹姿乡种计划”田野营
日期
|
主要日程
|
2022年8月2日
|
营队在大理集合
|
2022年8月3-5日
|
在大理集中学习人文通识课程
|
2022年8月6-12日
|
分为两队赴田野点进行调查活动
【A队】黑瓦落村(带队老师:袁同凯、冯琳)
【B队】金江镇(带队老师:朱健刚、赵杰翔)
|
2022年8月13日
|
结营及返程
|
三、 交流平台建设
在滋禾计划的支持下,公益书院在2022年进一步推进公益慈善行业从业人员交流空间、学习平台的建设,支持和陪伴学人终身学习,助力公益慈善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道路迈进。
除了通过读书会(全年22期)、前沿讲座(全年6期)等打造线上共学网络,公益书院在2022年持续运营“白房子·人类学咖啡馆”线下公益空间,为公益人开展人文学术交流、公益项目交流与展示、社区公益慈善活动等提供服务。白房子内设丹姿公益学者工作室、人类学咖啡馆、社区厨房等功能区,2022年得到进一步美化与活化。除书院牵头策划开放日、年度交流之外,公益行业从业者与社区居民全年通过预约系统开展读书会、围炉夜话、工作坊、社区美食等公益活动过百场,参与逾千人次,白房子已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公益空间。
在实体空间的带动下,以MPS院友为核心的公益社群在2022年已形成环保素食、种植劳育、乐活运动、教育创新等兴趣/议题/区域小组,日常频繁相聚研讨、交流合作发展,并在2022年秋冬广州疫情期间共同发起联合公益行动,构筑社区韧性网络。
四、 项目总结与反思
滋禾计划作为丹姿基金会的公益行业战略支持项目,为中国公益人才培养、公益研究推动和交流平台建设提供支持,三个战略目标相辅相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即MPS项目。在2022年度的项目执行中,以下经验值得总结,同时也存在进步空间。
(一) 创新性应对疫情考验
2022年疫情封控以及骤然放开,都给MPS招生和教学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与现实挑战,同时书院也积累了风险防控、应急处理的经验。在招生方面,书院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应对策略,将招募发布时间提前至2022年1月,稳定有序地安排申请人沟通、材料审核和考察等工作,并发动院友、老师、捐赠人多方参与,以线上多维度考察弥补线下开展的受限,最终完满完成了2022级MPS招生工作。在教学方面,书院升级线上平台功能,提升网课质量,全力保障线下共学,并创新性地推动班级自治、学员共创,除了群策群力保证实地研习不受疫情影响,课堂的活力和社群粘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二) 全人教育模式持续优化
2022年书院进一步优化内部架构,包括教务、学务和总务、研发,以更好支持MPS研修班全人教育模式。教务部分包括自修共读、传道授业、在地研习、行动研究、教师联盟;学务部分包括学人招募、班级团建、院友合作发展和学田建设;总务部分包括空间运营和内部行政;研发部分包括文献藏书和研究出版。
MPS学员由此获得全方位的支持,包括首席专家、班级导师、班主任、行动研究导师在内,项目组及时与学员进行一对一交流。在听课、讨论、自学、研习和行动的完整闭环之中,通过各种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沉浸,学员获得了智识上的提升,并在多层次的密切交流中养成学员间、师生间的团体亲爱和互相支持的氛围。此外,书院在2022年进一步提升公益研究能力,更加注重教学和研究的结合,研究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和MPS行动研究专业化。
(三) 学人共同体日趋紧密
经过2022年的融合发展,书院所构筑的学人共同体更为紧密。学员通过月度学习交流研讨,形成了互相切磋、包容坦诚的氛围;通过共同组织班级活动、课堂共创,进一步促成彼此合作;毕业后加入院友会,通过线上共学、线下交流,不同年级的院友彼此连接,形成终身学习、志业相携的紧密共同体。10年里近300名学人走出MPS课堂散布在全国各地,许多学员已成长为导师,与书院在云南、宁夏、湖北等地合作学习基地,共同以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公益人才,合作点包括丽江西林瓦洛克书院、蛇口袁庚书院、天津海棠幸福书院、杭州青山自然教育学校、银川贺兰山书院、长沙船山书院、长青图书馆等,“合禾联大”的蓝图充满想象。
(四) 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22年,疫情对经济、社会和公益慈善的发展持续产生影响,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直接反应在公益教育培养模式在资源和生源等方面的挑战。2022年,虽然书院的奖助学金体系为学员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学费减免支持,但仍有4名通过面试的优秀申请人放弃入读。此外,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不少申请人表示即使地处珠三角或省会城市,但公益行业收入整体偏低,学费仍有较大压力,此外在学费之余还要负担研学的交通费用、食宿费用。
如何为更多有需要的公益人提供学习支持,助其行稳致远,项目组在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如多渠道开发资源,包括基金会资助、大额捐赠人、委托培养、课程合作等形式,以支持行业内优质生源以及丰富MPS课程体系。
此外,如何构建多层次、有质量的社群互动机制,推动全国各地的MPS学员及教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尤其是整合MPS教师及研究人员网络资源,建设理想中的学人共同体,需要进一步规划和深入推动。
五、 项目财务报告
根据滋禾计划协议预算,2022年度丹姿基金会捐赠款项支出情况如下:
预算项目
|
预算金额
|
累计执行
|
执行率
|
预算剩余
|
人才培养与学术/行业研究
|
48,000.00
|
45,613.00
|
95.03%
|
2,387.00
|
项目人员
|
30,000.00
|
30,012.00
|
100.04%
|
-12.00
|
后勤支持
|
6,000.00
|
5,970.38
|
99.51%
|
29.62
|
活动组织
|
7,333.00
|
8,665.54
|
118.17%
|
-1,332.54
|
丹姿乡村振兴项目研究
|
30,000.00
|
30,001.00
|
100.00%
|
-1.00
|
“丹姿公益学者工作室”及“人类学咖啡馆”日常运营
|
20,000.00
|
13,474.72
|
67.37%
|
6,525.28
|
管理费分摊
|
8,667.00
|
8,647.49
|
99.77%
|
19.51
|
合计
|
150000
|
142384.13
|
94.92%
|
7615.87
|
滋禾计划项目经费严格按照协议预算执行和开展活动,因2022年度书院同时运作2021级、2022级两个MPS班,在活动组织方面费用略有超支(1332.54元);另因书院驻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2022年第四季度广州遭遇严峻疫情,在长时间封控之下,空间使用率下降,“丹姿公益学者工作室”及“人类学咖啡馆”日常运营预算结余6525.28,将持续用于2023年度空间运营所需。